荆门市工业学校,前身为原荆门县工业学校。1981年6月14日,荆门县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荆门县工业学校(荆政办[1981]57号)。学校的主管部门为荆门县经济委员会,其目的是培训全县中小型厂矿企业的党政领导干部和管理干部。校址定为荆门县大桥巷8号,占地10.8亩。主要开展各类短期培训教学工作。王忠昌为主要负责人。
荆门市工业学校1983年12月6日,荆门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将“荆门县工业学校”更名为“荆门市工业学校”,其他规定不变(荆办函[1983]1号)。1985年1月18日,开班教学,招收工矿企业中成人高考复习班学员28人。
荆门市经济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1986年11月25日,省教育委员会批准建立“荆门市经济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鄂教职70号)。学校的主管部门为荆门市经济委员会,教学业务上接受市教育委员会的指导,批准开设经济管理、机械制造、化工和建筑材料四个专业。经济管理专业学制两年,其他专业学制三年,规模为450人。期间董永喜为主要负责人。
1988年5月23日,熊文锦同志任学校校长、党总支副书记。7月20日,学校向市经委报送份办学呈文《关于兴办荆门市工业学校的调查报告和建议》。7月29日,以市经委名义向市人民政府报送《关于筹办荆门市普通中专学校的请求》。市长钱亭音、常务副市长全世泽和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杜祖森分别作了批示,其大意是:要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解决具体问题。
1989年8月30日,荆门市编制委员会批准荆门市经济管理干部中等专业学校机构级别明确为相当副县级(荆编机[1989]144号)。
荆门市工业学校自1988年7月20日向市经委报送《关于兴办荆门市工业学校的调查报告和建议》份办学呈文开始进入办学可行性调查、论证及学校的申办过程。
至1992年8月17日,经四年努力争取到了市委、市府主要领导的和重视,并列入市政府的工作议程,成立了以分管工业副市长廖祥政同志为组长,由市政府办公室、副秘书长、市计委、教委、经委、人事局、建委、财政局、土地局、供电局、规划局、人民银行和学校组成的市工业学校筹建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协调荆门市工业学校的筹建工作。
1992年8月17日,由市计委、教委、经委和学校组成七人汇报小组赴武汉向省汇报筹办情况。学校由熊文锦、王加强、王忠昌三人组成筹建专班,由雷克森、董永喜和何国胜同志组成教学专班。筹办期间,副市长、筹建领导小组组长廖祥政先后四次召集土地局、供电局、城建委、规划局和自来水公司等职能部门商议解决用地、供电、供水等具体问题。校址定在月亮湖路40号、征地9.09公顷,全部为无偿划拨。
1993年1月7日,省教委、计委批准同意筹建荆门市工业学校(鄂教计字[1993]007号)。1月16日,举行新校奠基典礼。省教委、计委、经委派员前来参加奠基仪式,副市长、筹建小组组长廖祥政到会讲话,市长廖合林同志因出差在外特派员送来贺信,常务副市长金世泽、市委顾问张明春等领导为奠基典礼剪彩,为基石培土。7月27日,市经委党组为加强学校领导,加快筹建步伐,委派市经委副主任陈革同志来校领导筹建工作。当年招生200人,10月8日,在荆门市新影视厅举行首届开学典礼,副市长郭榴通同志到会祝贺,市委书记朱同柄同志到会讲话。
1995年4月6日,省教委主任孙德华同志一行五人专程到校检查、验收学校两年时间的筹建情况,于5月22日,省教委、计委批准成立荆门市工业学校(鄂教计字[1995]058号)。学校的主管部门为荆门市经济委员会,同时接受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学业务指导。批准开设机械制造及工艺、化工工艺及设备、建筑材料、电子计算机、食品加工工艺及设备、工业企业管理专业,除工业企业管理专业学制为三年外,其他专业学制为四年。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办学规模为960人,发展达到1280人的办学规模。5月29日,周保同同志由市一轻局副局长调任学校校长。6月16日学校举行隆重的“荆门市工业学校”挂牌成立庆典活动,省教委、计委、经委和市政府、人大、、相关局(公司)领导和兄弟学校到会祝贺,市长缪合林到会讲话,并题词“百年树人”。
1996年3月29日,省长助理王少阶同志一行6人专程到校视察学校建设情况。
1997年6月,学校经省教育委员会评估为合格普通中等专业学校(鄂教职[1997]043号)。
1998年3月,学校与深圳斯比泰电子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开始进行校企合作,学校每年为企业输送合格毕业生100人以上,企业每年为学校提供奖学金2万元。
1998年1月15日,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许明发同志来校公布新一届学校领导子成员,周保同同志任校长,龚诗银同志任书记,雷克森、王加强、黄克祥同志任副校长,董永喜同志任工会主席,周光新、冯忠祥同志任校长助理,熊文锦同志任正县级调研员,王忠昌同志任副县级调研员。10月曾凡扬同志由市经贸委办公室主任调任学校副校长
学校环境
荆门市工业学校位于月亮湖路40号(现为荆门报社集团所在地)。截止1998年12月,荆门市工业学校已建成了1栋教学楼、4栋学生宿舍楼、2栋教工宿舍楼、礼堂餐厅、实验大楼设计7层已建成2层和各类生活用房共有建筑面积23059.47㎡,建成了标准的体育运动场,增添了图书资料、教学仪器设备。
所设专业
学校曾设有化工,环保,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务会计,新闻,电子自动化,机电一体化,工业民用与建筑,无线电技术,计算机文秘等十多个专业。
2011年9月回荆门去了曾经就读的学校。后来得知,学校早已经搬迁,那里现在已经成为荆门报业集团的总部。当时进去走了下,还能找到昔日的一些影子。
从荆门工业学校到中南化工学校在到湖北信息工程学校,我们读了几年书连原先的学校都读没呢,也算是一大奇事。只是,时隔十五年之后,在去回想起当时的那些点滴,多少有些感慨
这里就写一些印象深的老师吧:
周保同:曾经担任过荆门市劳动局副局长,市机械局副局长,后任荆门市工业学校校长。在这里写他,并非其他,而是怀有一份感激之情,具体情况后面说到。次见到他是在98年9月举行的开学典礼上,他在台上讲话,台下新生闹哄哄,惹的他当时拍了桌子,发了一顿脾气,倒是把我们这些新生给震住了。在99年4月的一天,我因头伤在去医院的时候被他看到,他问陪伴我的同学是怎么一回事,然后立刻让司机开着他的车把我送到荆门一医院接受治疗。因为这件事情,我是很感激他的。仅仅两个月后,为了转班的事情被教务处,学工处等部门相互推诿,一气之下在校门口拦住了他的车,要求他批准我的转班申请,他依旧问了下情况,然后让我找负责教务的周光新副校长办理。在这之后,他离开了荆门工业学校,调到了市教育局当督导。其实对他这个人,当时评价是两极化,争议挺大。担任校长的时候,一些老师对他很有意见。而在他离职之后,又有更多老师怀念他。他是荆门工业学校的第二任校长,也是一任。
冯忠祥:曾经担任过副校长,印象中一个是严谨认真的人,虽然担任一定的职务,却丝毫没有沾染官僚习气,不会耍那种官腔。04年9月我回荆门办理户口迁移手续,遇到了一堆麻烦,学校经历了数次更名不说,当时的负责人也已换了几茬,于是依然是相互推诿、指东说西。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他,事情才有了一个妥善的处理。现在的他虽然早已不是领导,我依然称为冯校长。也许在他心中,所谓的副校长只是一个职务,老师才是他真正的职业。
潘爱国:工业学校曾经的学工科长,戴着一副眼镜,不苟言笑,一看就知道是比较厉害的角色。事实也证明,他在学生中确实很有度,很有威慑力。甚至于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不太记得学校那些领导的名字,却对他印象深刻。99年4月的一天,央视的主持人倪萍来到学校,为她的新书(日子)做宣传,还即兴的讲了一些话。我们的潘科长当时就站在倪萍的旁边,被一堆摄影记者拍下来。之后这些相片又作为学校的明信片赠送给毕业的学生,你来我往这么一弄,潘科长的度大增。只是99年下半年,因为钟祥胡集镇的中南化工学校和荆门工业学校合并,领导班子换了一批,潘科长也就从众人的视野里慢慢的消失了。那时我即将毕业,对这些事情了解的并不多。后来,他又成了一名普通的物理老师。几年后,辞去现职而去了北京,现在是中国高考教育在线教育总监。
范冬梅:98文秘班的任班主任,担任一年之后被调到99级新班担任班主任。这个敬业的老师,至今还在湖北信息工程学校任教,在工程学校里的名师风采栏目里,有对她的专门介绍,这里就不再累述。
官昌林:曾经是学校艺术团的指导老师,在音乐方面有很高的造诣。现在还记得他教我们唱歌的情景,特别是(好久没到这方来)和(远方的朋友请你留下来)。他常带领艺术团下基层演出,荆门日报也曾报道过他的事迹。
刘汝军:印象中的他斯斯文文,戴着眼镜,一副学者的样子。他的妻子徐红梅(应该是这个名字,没记错)也是学校的老师,长的一副娃娃脸。刘老师没有教过我们,不过他作为学工科的工作人员,平常交道打的也不少。只是为人很低调,不太爱抛头露面,属于技术派的。现在依然是讲师,奋战在讲台的线。
李树斌:曾经的校团委书记,甘肃人,有着西北人特有的直爽。除了负责团委外,还负责学校在西北地区的招生。对青海,甘肃籍的学生他是特别关照,甚至在他们经济上遇到困难之时,施手相助。也因如此,在学生当中的口碑相当不错。
袁少波:咱们学校当时出名的帅哥,不过名草早有主,他妻子叫王洪秀,同样是学校老师,还担任着校团委副书记。袁老师那时教我们数学,咱数理化一向不怎么样,偏偏考试还一堆、于是有那么一次,我在他面前发起感慨,我说从小学考到初中,又从初中考到现在,何时是个头。袁老师听后很认真的回答我:现在是应试教育,没有办法。虽然包括老师自己都很反感这样的方式,却无从改变。现在想起这个事情,一方面为自己的单纯幼稚而感到好笑,另方面又佩服他的认真负责。
梁振山:和官昌林老师一样,梁振山老师也属于专业型的。前者精通音乐,后者熟悉美术,写的一手好字。历届的工艺美术班都是梁老师担任班主任,虽然他貌不惊人,却兢兢业业,深得同学的爱戴。现在,他依然在信息工程学校任教
秦荆州:曾经的体育老师,脾气有那么点火爆,后来调到招就办任职。以前的他比较瘦,属于精干型的。百度他资料时搜出了他的相片,比较吃惊于他的变化,果然是男人过四十,就出了富贵病。身体发福,挺着小肚子,无论如何也不能把他和15年前那个英俊帅气的小伙子联系在一起,也感叹下岁月的无情
孙泽文:虽然他是老师,我是学生,因为彼此同姓,多少有那么点亲切感。印象中的他不拘小节,说话的声音很大,写的一手好字。他出过几本书,我那时特地还买了一本看了几遍。孙老师爱抽烟,基本上是烟不离手,一下课就把烟点着慢慢享受一番。他学识渊博,我也曾就一些历史问题请教于他。现在他在荆门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学院任教。
陈鸿燕:文秘班的第二任班主任,她的老公张毅也是我们班的老师。依然记得在2000年5月,也就是实习前夕,我和陈老师有过一次长谈,主要是对于选择实习还是继续学业,聊了一个多小时。我那时是过于固执,把一切想的极其简单且美好。陈老师见没法说服我,也只好任我去了。都说社会是个大学校,我之后在这个大学校里被踏踏实实的上了一课。也许人生每个阶段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想法,自己又是一个后知后觉的人,不见棺材不掉泪,经历到如今再去总结,更能体会她当时说那些话的含义。
胡沫:曾经教过我们政治课,一个很有才气的人,虽然他平常话并不多。毕业前夕他为我写了这样一段赠言,也仅以此作为本文的结束吧:使我们失败的不是我们的缺点,而恰恰是我们的优势因为看到自己的缺点,我们会更加谨慎而看到自己的优势,我们会不屑一顾如此看来,但愿你一身缺点,因为它才是你成功的财富如果你能看到远方的希望,那么你就成功过了一半剩下的另一半,在你不懈的努力中可以意外的找到